譜寫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新篇章
- 發布時間:2023-07-20
【概要描述】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2023年7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
近日,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2023年7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全面總結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特別是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深入分析當前生態文明建設面臨的形勢,深刻闡述新征程上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需要處理好的重大關系,系統部署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為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生態興則文明興。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開展了一系列開創性工作,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態文明建設從理論到實踐都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習近平總書記精辟概括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由重點整治到系統治理、由被動應對到主動作為、由全球環境治理參與者到引領者、由實踐探索到科學理論指導4個“重大轉變”,高度評價“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成就舉世矚目,成為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顯著標志”。今日中國,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萬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
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清醒認識到,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尚未根本緩解。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生態文明建設仍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必須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來謀劃和推進新征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總結新時代十年的實踐經驗,科學分析當前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強調繼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正確處理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重點攻堅和協同治理、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外部約束和內生動力、“雙碳”承諾和自主行動等5個“重大關系”。要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通過高水平環境保護,不斷塑造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要堅持系統觀念,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對突出生態環境問題采取有力措施,同時不斷增強各項工作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要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構建從山頂到海洋的保護治理大格局,綜合運用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兩種手段,因地因時制宜、分區分類施策;要始終堅持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保持常態化外部壓力,同時要激發起全社會共同呵護生態環境的內生動力;我們承諾的“雙碳”目標是確定不移的,但達到這一目標的路徑和方式、節奏和力度則應該而且必須由我們自己作主,決不受他人左右。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要推進美麗中國建設”。今后5年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時期,要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建設美麗中國擺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突出位置。要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加快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著力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守牢美麗中國建設安全底線,保障我們賴以生存發展的自然環境和條件不受威脅和破壞。
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要健全美麗中國建設保障體系,統籌各領域資源,匯聚各方面力量,打好法治、市場、科技、政策“組合拳”。要強化法治保障,統籌推進生態環境、資源能源等領域相關法律制修訂,實施最嚴格的地上地下、陸海統籌、區域聯動的生態環境治理制度;完善綠色低碳發展經濟政策,強化財政支持、稅收政策支持、金融支持、價格政策支持;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規范環境治理市場,促進環保產業和環境服務業健康發展;加強科技支撐,推進綠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強,把應對氣候變化、新污染物治理等作為國家基礎研究和科技創新重點領域,狠抓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美麗中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目標,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各地區各部門要不斷增強責任感、使命感,不折不扣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激發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強大動力,齊心協力,攻堅克難,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奮力譜寫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新篇章!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其他新聞
- 熱線 400-966-0688
- TOP
? 2020 愛嘉環境科技 版權所有 浙ICP備17029027號-2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寧波